缅甸纸媒:新冠疫情防控方式 中国V.S.美国
胞波网
以下是2022年6月30日出版的《耶德纳蓬日报》第10页貌当稳MAUNG THUNG WIN撰写的一长篇文章:“对比中国与美国防控疫情的方式。”该文最后参考的文章题为:“参考亚洲时报‘疫情死亡率说明中国让美国感到羞耻’以及撰文者最后一段:“美国(因疫情)的死亡率如此之高,这应该归咎于(美国)政府的处理不当!还死亡者一个公道!若无法维护真理公道,对死去的人们将是一个巨大的背叛与耻辱!”十分有趣,还真耐人寻味!全文翻译如下。值得一读。
译文: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疫情防控方式
国际媒体在广泛地对比评论分析中美两国防控疫情的方式。至2022年6月19日,美国因疫情死亡的人数达1008377(一百余万)人。而中国因疫情死亡的人数仅有5226人!
因此,在美国每一百万人中因疫情死亡的人数有3042人之际,中国才有3.7人!若中国使用美国的方式防控疫情,那么因疫情死亡人数最少将达到400余万人!同样,若美国学中国的方式防控疫情,那么美国因疫情死亡人数仅会有1306人!再看看欧洲,每100万人中因疫情死亡的人数也只有2434人!没有美国那么多,由此可见美国才是最多。
关于以上数据,有些西方媒体污蔑中国公布的数据不准!但是纽约时报则说,在中国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中国公布的数据,比外界公布的还要高!另外牛津大学经过研究也声称,中国公布的死亡数据丝毫没有误差。(可见中国数据精准没错)
经济企业
中国目前实施的抗疫政策称之为“ZERO COVID POLICY疫情清零政策”。比起对国家的经济,中国对人民的生命更加珍惜重视。与西方国家相信的截然不同的一点是:(中国认为)拯救人民的生命,就是促进经济的进步发展。这可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得以证明。
2020年疫情爆发以后,中国的经济进度尽管有所缓慢,但是依然有发展进步。当时,美国的经济明显下滑,竟跌到了2018年之前的经济情况。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的(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数据竟超过了美国!
世界银行关于2022的经济数据虽然还未发布,但是从2021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与PPP购买力平价的数据获悉,美国经济以5.97%的数据在增长,中国的增长率却是8.02%。202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4.7%之际,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仅有1.85%。这些数据证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比美国的更加快速。
疫情爆发的第一年(20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呈正面增长,比美国的更强。中国的防控疫情模式,不仅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同时也能够保护经济的增长,中国获得了既救人命又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中国的“清零”政策,也坚强地抵住了变异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的侵袭。(这一段是报纸当中的黑体字部分)
上海封城
中国上海于2022年4月1日至6月1日被宣布限制人们进出(即:封城)。武汉是新冠肺炎疫情开始爆发之地,而上海却最大程度遭受到了变异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的传播侵袭。当上海被“封城”之际,西方媒体再次攻击中国的“清零政策”无效!并对中国的GDP与PPP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的说法表示质疑,认为这是幻想,无稽之谈!
后来上海限制通行(封城)令缓解以后,直至6月19日,中国因疫情死亡的案例再也没有出现!中国全国的疫情确诊人数由4月15日的单日2.6万人,下降至单日确诊人数仅有183人!而在美国,疫情传播厉害的时候,每日确诊人数达80万人!
在武汉与上海封城之际,每一个市民都忍耐地熬过了约两个月时间。但是这些困难却被西方媒体夸大,进行妖魔化宣传!西方媒体这种专门污蔑、泼脏水的举措,在武汉与上海的医务人员们坚强不息的努力之下,被冲击冲淡,最后逐步消失!(事实胜过雄辩)
不管怎么样,目前中国的抗疫举措获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导致西方媒体再也不敢对中国的未来进行肆意的歪曲猜测!因此(西方媒体)对中国有序防控疫情的措施,不敢再以人权为理由进行污蔑诽谤!中国的模式,不仅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还是人类今后预防灾难性传染疾病的典范楷模。
谁应该负责
反观美国。美国每年以国家安全为由,耗费数以万亿(兆)美元的巨资,号称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尽管如此,美国在防控疫情方面却是最差,成为全球因疫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防控疫情的方式与美国截然不同!当然获得的效益也有巨大差距!美国(因疫情)的死亡率如此之高,这应该归咎于(美国)政府的处理不当!还死亡者一个公道!若无法维护真理公道,对死去的人们将是一个巨大的背叛与耻辱!
——参考“COVID DEATH TELL VS CHINA’S PUTS US TO SHAME—BY ASIA TIMES”
——参考亚洲时报“疫情死亡率说明中国让美国感到羞耻”
附原文:2022年6月30日出版《耶德纳蓬日报》第10页
本文系胞波网独家稿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ukphaw.net/3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