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瓦城人:缅甸“逃难”的日子今昔
胞波网
今天曼德勒护城河附近70条街UNIQUE茶铺内的聚会十分热闹!老瓦城人约了来自八莫的登温、来自格雷的觉佐、来自抹谷的茂茂、来自腊戌的茂翁、(以下均以地名表明人名)当然还有瓦城的丹吞乌以及吉星几位老朋友在茶铺相聚!人到齐了,一阵欢呼!一阵感慨!因为这些都是四十年前在“瓦大(瓦城大学@曼德勒大学)”的一伙整天在一起的“同窗”。老友相会,怎能不感慨万千?
八莫(感慨万千):我真的有四十多年没有到瓦城啦!自1983年我在瓦大硕士毕业后,我就一直不再来过瓦城。原因大家都知道,他是持“外侨证”者,上大学可以出来,毕业后持外侨证(俗称长身份证)者,就很少有机会出远门。
老瓦城人:(赞同,半开玩笑)真的都四十多年啦!似乎还要感谢这场战争,要不,你们也不会“逃难”至曼德勒。(看到大家苦笑,赶紧改换话题)问问你们。你们猜一猜!今天是什么日子?(还故意卖关子)2025年3月24日?(看见大家一脸茫然,再次调皮地)你们不要为此次“逃难”而悲伤啦!其实,我们当中,你们时隔四十多年才遇到“逃难”的命运!俺在四十年前就比你们最早经过“逃难”的滋味啦!哈哈哈。
众:(异口同声地)你就不要卖关子啦!快说!今天是什么日子?
老瓦城人(故作神秘地):41年前的今天1984年3月24日,曼德勒发生一场历史性大事?
众:哦—知道了!瓦城那场“吴佳吉”胡同开始的大火!真的有41年啦。
老瓦城人(打开手机,找出一段短文):“1984年3月24日!是曼德勒历史上最“火”的一天。那天下午2:45时,在曼德勒84条街,35-36条街中间,‘吴佳吉’胡同街道号545的吴钦茂温住家由几个孩子烧椰鬃毛玩而引发的大火,导致数千户家庭与数万人口(东南镇区185住家,306户,人口1445;东北部镇区2073住家,4121户,人口20141;西北部镇区86家,政府机关建筑26所,153户,人口730)遭受火灾,流离失所!” (还有一组41年前曼德勒大火的照片。详见以下照片)你们看看,这就是41年前的情景。
老瓦城人的几位朋友(抢看照片,感慨地):对呀,那天在29条街与84条街胡同里的你们家被大火烧了!我们还记得清清楚楚呢。你们家就是当时我们每晚聚会的地方。
老瓦城人:(再找出去年的记录):下午两点多发生的大火直到晚上10点左右才稍微平息!总共有4580户人家22316人成为无家可归的火灾难民!(难过地)其中就包括我们一家!当时我父亲丧事(1984年1月17日)刚办完不久,又失去了自出生以来就居住的家园(尽管属于房东),真所谓祸不单行!当时的感受为实憋得难受!下午在大家叫喊声“大火来了!快跑!快搬!”中,就搬出来两个箱子与两辆自行车以及随身的衣物!那一天真正感受到了“流离失所”以及“逃难”的悲伤凄惨的感受!永生永世无法忘怀!也就是在那一次“逃难”,我们一家在和尚庙中度过了一生最难忘的六个月!对缅甸的和尚及寺庙的社会正能量,才有了亲身的体验!今天都满41年了!(老瓦城人感慨万千!)
(众人沉浸在一片难忘的历史记忆当中)
八莫(打破沉默,终于开口):你41年前算是我们当中第一个尝到“逃难”滋味的!但是,我们今天的真正逃难的味道,你怎么能够相比呀!(愤愤不平地)你当时仅仅是失去家园,流离失所。我们现在的逃亡,比你当年的惨多了!我们不仅害怕地面上的枪弹,还要随时看著上空!生怕战机的炮弹就直直掉落头上!你是灾难的逃离,我们是战火中逃离!
格雷(表示赞同):你们瓦城人还没尝过战乱逃离的悲惨!就说我们把,格雷市虽然还没有“失守”(他们就住在格雷大学附近)但是早已经被战火蹂躏得面目全非。更重要的,我们已经无法在当地继续生存(他是格雷大学物理系教授,现已退休),才迫不得已逃离出来。我们随时还要忍受持枪的强盗们的欺侮!就说我那天吧,他们(缅军)团团把我们家围住,说是为了保护我们,实际上在掠夺我们。我们一家人的手机全部被这些持枪的强盗们“收走”,其实就是大白天打劫。(一言难尽)
腊戌(附和着):就是呀,四十年前你们的逃难,完全无法跟我们今天的逃难相提并论。虽然41年前,你们家被大火一烧,无处立足居住,我们也是呀。炮弹已将我们家园炸毁。若没有炸毁,也被他们持枪的抢劫一空!我告诉你们,3-5年后,我们不可能再回去。
抹谷(继续控诉):41年前,你们逃难,仅仅是一个晚上。你知道我们逃难历经多少艰苦的折磨?我们由抹谷逃至曼德勒,你们知道吗?用了多少天?足足一个月呀。昔日乘车由抹谷来曼德勒,当天就能到。我们这次逃难,走了一个月!有时骑摩托车,有时就得步行,还得在村民家中躲避数日。一路上忐忑不安,到了曼德勒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下。
八莫(继续控诉)我们也是呀。以往从八莫来曼德勒大多数是坐飞机,即便乘车,也可以当天就能达到。我们这次逃难,首先要先躲到八莫南边的瑞谷市周边的农村。在那里,我们呆了数周。方才悄悄地迁移过来。幸好还有专门的救援慈善组织,是他们先打听路上各种情况,感觉这几天可以放心,才将我们由瑞谷一伙一伙的迁移至曼德勒。不容易呀!
老瓦城人(难过地):你们辛苦了。其实,我们何尝不知道你们的艰辛。
瓦城吉星(赞同地):是的,我们知道你们逃难的艰辛。虽然,我在曼德勒“逃难”次数最多!我经历了曼德勒三场大火(大家都知道,家住16条街的他家,的确多次被大火吞噬),尽管“吴佳吉大火”那次我侥幸没遇到,但是理解大家逃难的悲惨。
瓦城丹吞乌:其实,我们在曼德勒的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几天到处都在为“抽签服兵役”而搞得人心惶惶,我没有儿子,虽然不在忧虑的行列,但是去年我们曼德勒人不也是随时准备“逃难”?而且,还真不知道逃到哪里?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呀!
老瓦城人(最后圆场):哎呦!不讲这些令人难过的往事啦!都是我的不好,为什么一开头便以这个“逃难”话题来开始?算了。不谈这些伤心难过的事情,我们还是开开心心吧!就像40多年前我们在晚上坐茶铺时的聚会那样,开开心心过一天!首先曼德勒欢迎你们!再次来到曼德勒。我提议,为我们40年后再次在曼德勒重逢,为了我们今后的“好运”—-干杯!(举起茶杯)哈哈哈哈。(大家仿佛回到40多年前的年轻时候)
1984年3月24日曼德勒大火旧照




本文系胞波网独家稿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ukphaw.net/11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