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贺知章所著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除了“少小离家”一句与“海外游子”有点不符(几代人就生长在外),其他几句依然是那样的生动贴切。

土生土长在外的“海外游子”笔者,一生中第一次“回乡”的经历,尽管又时隔20多年(也有四分之一世纪了!),但是那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得那是1998年的春天。笔者在昆明参加完一次会议,由昆明飞往芒市再准备经边境口岸瑞丽-木姐返回曼德勒的半路,便下决心“回家乡一趟”。那天傍晚,航班降落芒市机场,拉著行李箱刚出来机场大门,便有不少出租车司机在那儿招揽顾客,不过大部分在喊的目的地都是瑞丽。看见一位寡言的司机,便大着胆子走上去问:“腾冲?去不?”他愣住了,半响才似乎下好决心点点头。于是谈好价便“单枪匹马”坐上了他的出租车。清楚地记得那是由傍晚到黄昏,再到漆黑一片的晚间,小车在山路上艰难爬行。坐在车上整整数小时,车上的两人都不说话(不敢说话),两人的喘气声都能隐约听到。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直到一片光亮的腾冲市繁华夜景出现在眼前,司机似乎才“舒了一口气”!后来他笑着说,这种晚间,一般不敢拉客人走“山路”!担心夜间行车,又是山路,会有安全风险。其实,当时笔者心中依然忐忑不安,生怕坐上了“贼车”!一路上两人竟一句话不敢交流!但是短短几句话交流后,在酒店门前笔者下车时,司机突然冒出一句:“听乡音,你是和顺乡人?”笔者当时呆住了。半天也不回应。
那天晚上,虽然还不是深更半夜,但路上行人明显不多,放好行李赶紧出来找了一家小餐馆,简单叫了一盘炒饭,匆匆当作晚餐充饥。想不到买单时,老板突然又冒出一句:“听乡音,你是和顺乡人?”这一次笔者不再犹豫,赶紧回应:“您也是?”他开怀大笑。其实他不知道,笔者是从炒饭口味中体会到这绝对是“乡味”!与母亲在家里炒的饭,一模一样,原汁原味。
然后,第二天天亮后,坐上由“城上”往“乡里”去的拖拉机上,当拖拉机手再次说“听乡音,你是和顺乡人”的时候,不再犹豫慢半拍,而是立即马上自豪地回答:“是!我就是和顺人!”当时坐在拖拉机上,心中十分兴奋,望着远处“山清水秀”梦寐以求的家乡,心中喊着:“家乡,海外游子回乡看您来啦!”但是,出租车司机、小餐馆老板、拖拉机手他们除了发现“乡音未改”,他们可曾知道这位“乡人”来自遥远的海外-缅甸?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时隔20余年后的今年2024年4月,为了参加乡里的祭祖典礼,再次抵达芒市机场。这一次迎接的不再是自己生怕是“黑车”的出租车,而是家乡派来迎接的“专车”。尽管是黑夜,但是绿色车牌依然在路灯下清晰可见,立即明白这是先进的绿色能源EV电动车。居住于缅甸第二大城市的曼德勒人尽管对EV并不陌生,但是当司机(还是亲戚兄弟)在自言自语地命令:“小杜,打开空调。温度调节适当”而有一姑娘柔软的回答:“是!主人!已经打开好空调。温度已调好。”立即明白这是采用了最先进的AI技术。此时此刻,来自缅甸大城市的人也不得不佩服得目瞪口呆:一个小小乡里,竟如此先进!
这一次,坐在豪华的商务车上,尽管外面依然漆黑一片,但是明显感觉车轮下面的路不再是20多年前的崎岖不平弯弯曲曲的“山路”,而是平坦光滑笔直畅通的高速公路。更让人感慨万千的是,高速度行驶的商务车,根本不必再“爬山下坡”,而是直接通过隧道畅通无阻。刚开始由于兴趣的驱使,一路在数“隧道”已经过了多少道?当数到10以上,感觉“数不胜数”后,一边放弃“数隧道”的精力,一边为锲而不舍的中华民族佩服得五体投地!最让人“惊叹”的还有,昔日数小时的车程,今日不到两小时便已抵达!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家乡,的确变了!
家乡,的确变了!不再是当年海外乡人回乡后“嗤之以鼻”的“猪屎乡”,而已经完完全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魅力名镇之榜首”;家乡,的确是“乌鸦变凤凰”!昔日拖拉机攀爬的乡村小道上,如今跑的全都是EV乃至“奔驰”豪华轿车;家乡,的确彻头彻尾换了样!来自缅甸的第三代和顺新生代原先对“回乡”并不曾动心,如今看见晚间乡村小道上竟出现了“堵车TRAFFIC JAM”现象,便也会幽默地边自拍边自语边调侃:“这就是我们村里的‘牛车乱象’?缅甸大都市曼德勒也绝对没有的景象?”
家乡,的确充满魅力!
家乡的魅力,让回乡的海外游子迷醉且自豪!产生一股无形的动力。在家乡祭祖的活动上,竟情不自禁地吐出发自肺腑的“誓言”:“我们不仅是海外的‘侨’,我们更重视‘桥’的作用!我们一定将自己打造成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使者’!”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海外游子一直在继往开来传承“桥梁”作用。早年就是乡人尹蓉,与缅甸皇帝敏董王关系密切,为皇帝解难化忧,敏董王不仅与他“共同用膳”,还赐予云南会馆馆址,至今成为中缅友好的历史见证;昔日,乡人的落脚地伊洛瓦底江畔的“土地祠”打造成为的“金多堰”,更是缅语与汉语的交融,成为中缅胞波友谊的结晶;今天也正是乡人,融入主流回馈社会,无论是慈善宗教,还是文化教育,奉献者都有乡人的身影,乡人至今充当中缅友好胞波友谊的使者桥梁。
更有家乡保山为我们的居住地缅甸曼德勒的缪达工业区以及密支那工业区,付诸巨大的努力。胞波友谊将迎来开花结果的最佳时机;近期还传来,曼德勒缪达工业园区打造的太阳能发电站即将竣工投产,造福缅甸社会;其实,如同疫情危机期间送来液氧疫苗一样,为面临电力短缺的缅甸,祖籍国将再次带来了“及时雨”!海外游子为此欢呼点赞。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乡人海外游子,不仅为家乡的魅力而迷醉,更为富强伟大的祖籍国而自豪!作为炎黄子孙的海外游子最大的愿望即是:祖籍国的及早统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全体中华儿女”当然包括海外游子。以下《游子的泪》便是海外游子发自肺腑的心声:
游子的泪
昨天,我们又曾流泪,
不是悲伤泪,是激动地流泪,
因为您已收回自己的领土。
香港、澳门已经回归,
百年的耻辱从此一去不回!
今天,我们又在流泪。
不是辛酸泪、是兴奋的热泪。
神舟遨游、嫦娥奔月、航母昂首!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在世界东方!
全世界人民的目光
都聚焦于东方的巨龙母亲身上!
明天,我们还要流泪,
为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而流泪,
为两岸的完全统一,
为骨肉同胞的团圆聚会,
流下最欣慰的眼泪,
这是炎黄子孙最幸福的热泪,
所有的泪水将化为春风流水,
洒向故国山河,使她更加秀美!
于是我们欢呼:
母亲呀!母亲!
我们爱您加倍!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2024年6月2日于缅甸曼德勒
图片源自:保山文旅、胞波网
李祖清:海外游子的回乡偶书

责任编辑:天鹤
联系电话:0875-2132776
欢迎朋友们广泛转发或分享。

本文系胞波网独家稿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ukphaw.net/103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6月2日 上午11:52
下一篇 2024年6月3日 下午2: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
胞波(同胞兄弟)传统源于中缅民间,基于民间,成于民间!“胞波网”承续胞波情谊,促进两国人民之相互了解与理解,服务民间交流及发展......